沈德荣 | 住房“三部曲”
原创
胡 峡
金羽毛文苑
2021-06-10 07:00:00
住房“三部曲”
文 | 沈德荣
我家住在杭州市
萧山区
盈丰街道丰北村,就是人们常说的钱塘江边。这百年来,我家最大的变化就是住房的变迁!
解放前,1928年的春天,父亲12岁时,随爷爷举家8人从杭州石弄口,逃难到现在的盈丰丰北一带,在钱塘江边滩涂上,搭了个10多平方米的草棚落脚。这草棚就是我父辈到盈丰的住所了,它有一个别称,叫“呼洞舍”,也有叫“火筒舍”的。其实就是把两根竹竿的一端扎牢,另一端分开成人字形,插入地面,一共七对十四根,连成一排,盖上茅草之类,人可以弯腰进出,权且能挡风避雨的草棚,为了好听,有面子,就叫草舍了。
那时初来乍到,只能租种地主汪小毛钱塘江边的十三亩半盐碱地
,种些豇豆、绿豆之类。因为是盐碱地,又常常被潮水冲淹,每年的收成还不够缴地租费,因此,全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,过着“风扫地,月点灯”的苦难生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父辈都成家立业,自立门户了。我家有兄弟姐妹4人,父亲带领全家人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勤俭节约,省吃俭用,总算造起了我记忆中的一间“直头舍”,全家人挤在一起,与鸡鸭同住,吃喝拉撒,香臭不分,这一住就是许多年。住草舍的个中滋味,今天想来也心酸泪盈眶!对于从这草舍里长大的我来说,住草舍最深刻的记忆有三怕:
第一怕草舍着火。如果是连续的南风猛太阳,干燥天,一不小心火落到室内室外的草上,火借风势,风助火威,住的草舍和家里的桌椅床,就一烧而光了。十四岁那年的秋天看到邻居徐才宝家草舍被火烧时的爆炸声,呼天喊地、撕心裂肺的嚎哭声,眼里流泪,心里流血……!因此住草舍的人都牢记着一句话:小心火烛!因为贼偷一半,火着全完!
第二怕“风、雪、雨”,即夏秋天的强台风,冬天的大雪和一年四季的倾盆大雨。正如唐朝大诗人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里写的那样: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,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”住的草舍,遇到下雨是外面下小雨,里面下大雨,因为小雨点已经汇聚成酱红色的大水滴掉下来了。所以,我们住草舍的人,有一句顺口溜:天不怕,地不怕,只怕草舍漏!那个苦,那个痛啊,今生难忘!
第三怕老鼠在草舍里做窝,树官虫(有叫香烟虫或百足虫的)突然从草舍顶上掉进饭菜碗里和锅子里,那种肮脏气味让人恶心不已!这住草舍的苦难啊,真是一言难尽!所以,那时候我特别羡慕别人住的房子,连做梦也想有自己的房子!
直头草舍
“风雷动,旌旗奋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家,党的农村政策,使我们广大农民真正得益。我们在承包地上有计划的种植棉花、水稻,又种植蔬菜苗木,经济收入大大增加!随着家里人口的增加,我们兄弟也分了家,建平房建楼房,我家建造了三层半的楼房!楼房宽敞明亮,窗明几净,家具一应俱全!我家终于告别了住草舍的苦难日子,过上了幸福的新农村田园生活!
进入新世纪后,我家的生活又有了新飞跃,走进了新时代!宁围盈丰一带进行了大拆迁,大拆迁迎来了大发展!全国闻名的钱江世纪城就坐落在我家的承包地上,举世闻名的G20峰会就在这里召开!从此我与许许多多的丰北村民一起,告别了农村,告别了农民!我们从农村农民变成了每月拿退休工资,享受医疗保障的城市市民,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居民!我家搬进了三十多层的高楼大厦——丰北家园!丰北家园在丰北村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各种设施配套完善,环境优美漂亮,绿树成荫,安全舒适,是全国闻名的样板小区,村民们都兴高采烈地说:“我们住在了人间天堂!我们连做梦都没想到还会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!”
钱江世纪城
我家从当年住的破草舍,到后来的楼房,再到今天的高楼大厦!我家的生活实现“三级跳”,我家的住房变迁就是一曲美妙动听的“三部曲”,我家的住房“三部曲”,其实也是我们广大农民所共同经历的,我只是其中的一员而已。
我爸爸今年105岁了,耳聪目明,身体健康,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,这位五代同堂的世纪老人,经历并目睹了一个世纪的变迁,对比从前的苦,他从心底里万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领导,他用毛笔写下了:“感恩共产党”这五个肺腑大字,叮嘱我们子孙后代,翻身不忘党恩情,永远跟着共产党!我们把这五个大字装裱悬挂在客厅,让全家人天天沐浴在感恩之中!
我家的生活变迁,不!是全国人民的生活变迁,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: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!
今年,党的百年华诞,我唱上这首心中最美的歌,献给伟大的党!感谢百年党恩,感谢党以百年福祉惠苍生!
二
0
二一年五月二十日